中耳癌会有哪些症状?
来源: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 门诊时间:08:00-17:30
温馨提示:我院为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非营利性医院,请患者放心就诊!
中耳癌为发生于中耳的少见恶性癌肿,多为原发。中耳癌的诱因,很可能是中耳的长期感染,据统计,多数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史。中耳癌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瘤的1.5%。中耳癌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40~60岁为好发年龄。性别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发病原因
统计发现中耳癌有长期慢性中耳炎史者占90%~85%,因此,其发生可能与长期的炎症刺激相关。中耳乳头状瘤亦可发生癌变。外耳道癌可以侵犯至中耳乳突腔,临床上常常无法分辨原发部位。
症状表现
1.出血:最早的症状为耳道出血或有血性分泌物,是中耳癌的一个重要信号。晚期癌肿侵袭骨质,破坏血管,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2.耳痛:为早期症状,常为胀痛,晚期疼痛剧烈,为持续性,可放射到颞部,乳突部及枕部,在夜间和侧卧时加重。
3.听力减退或者耳聋:多数患者因原有中耳炎所致的耳聋,容易忽视。早期为传导性耳聋,晚期迷路受侵犯后为混合性聋,多伴耳鸣。
4.张口困难:早期可因炎症,疼痛而反射性引起下颌关节僵直,晚期则多因癌肿侵犯下颌关节所致;
5.神经症状:癌肿侵犯面神经可引起同侧面神经瘫痪,侵犯迷路则引起迷路炎及感音神经性耳聋,晚期可侵犯第Ⅴ、Ⅳ、Ⅹ、Ⅺ、Ⅻ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并可向颅内转移。
检查
1.耳内检查
2.影像学检查
(1)CT:表现为中耳腔或者乳突有不规则的软组织病灶,中耳乳突有不规则的大面积的骨质破坏,边缘不整。尤其当中耳炎伴外耳道骨壁的破坏,形成外耳道软组织肿块,要高度怀疑中耳癌。肿瘤可累及颅中窝,颅后窝、乙状窦、颈静脉球窝,颈动脉管,内耳迷路及颞颌关节。
(2)MRI:中耳癌的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相仿,其信号与脑组织近似。增强后病灶有强化表现。MRI可显示肿瘤向颅内或者腮腺侵犯。
3.病理检查中耳腔肉芽或者外耳道肉芽摘除后作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取材时尽量不要牵拉中耳腔肉芽,防止误伤面神经。
治疗
中耳乳突癌起病隐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在颅底显微外科普及之前,晚期中耳癌的五年生存率较低,约为25%。随着放射治疗和显微颅底外科的发展,中耳癌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对晚期患者则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
(1)乳突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在中耳腔,或者乳突腔,无面神经管、内耳、颞骨外侵犯。
(2)颞骨次全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外耳道、乳突、部分颞颌关节、颞骨鳞部、及岩骨外1/2~1/3,仅保留部分内耳道、部分颈内动脉管和颈内动脉管之内的岩尖部分。
(3)颞骨全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颞骨鳞部,乳突及全部岩骨。
2.放射治疗:由于中耳肿瘤被颞骨包裹,放疗难以彻底治疗,因此手术加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对肿瘤侵犯到颈动脉管,无法清除时,可考虑先行放疗,缩小肿瘤范围,再行手术治疗。